原標題:從多國用人民幣償還其美國債務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促進多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優財網7月27日報,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可能會接受人民幣作為各國與IMF清償債務的貨幣,這是在阿根廷最近以人民幣償還債務后,IMF做出上述表態。阿根廷已用人民幣償還了部分債務(人民幣約占上月到期的27億美元債務中的等值11億美元)。
目前已有約440億美元的項目談判仍在進行中,這屬于人民幣與美元按照一攬子匯率折算的一部分。IMF成員國可以并已經使用人民幣來清償其對IMF的債務。IMF一直在與阿根廷當局密切合作,以在完成第五次審查方面取得進展,并幫助阿根廷當局應對一個非常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局面。
阿根廷央行上個月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協議,將1300億元人民幣(合184億美元)的互換額度再延長三年,將可自由支配的資金量從350億元人民幣(合50億美元)翻番至700億元人民幣(合100億美元)。除阿根廷外,巴西今年早些時候也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協議,允許兩國以本國貨幣進行貿易和投資,從而進一步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最早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是英鎊,而后則是美元,再后是歐元,然后就是人民幣了。就像美元一樣,并且在大量的交易流水中使用人民幣,那么全球的交易者都必須持有人民幣,因為這是世界做生意的方式。如果世界持有中國的貨幣,世界各國就需要一個地方來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交易商可能難以找到投資市場,因為人民幣的自由進出目前屬于全球的一個技術性問題,顯然從美元的角度來看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可以發生在世界各地。
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作用正在減弱,而人民幣則正在增強。我們正在看到,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不斷提高,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趨勢。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超過了日元和英鎊。同時,人民幣也是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在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也有所上調。
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幣在COFER中占比為2.58%,位居全球第五位。2023年一季度,全球官方機構小幅增持人民幣儲備。從規模來看,全球主要央行所持有的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第四季度的2876.9億美元小幅升至2880.7億美元。至今年一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為59.02%,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其次分別是歐元(占比19.77%)、日元(占比5.47%)和英鎊(占比4.85%)。
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促進多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增加各國的選擇空間和金融穩定性。世界正需要一個更加平衡和多樣化的國際貨幣體系,而不是一個由美元主導的單一體系,這樣才能避免美元霸權所造成的不公平和風險。所以,對于人民幣匯率破7不用過分焦慮,我們判斷人民幣當前的貶值只是一個脈沖式的貶值,后續匯率持續貶值的風險和空間較小。
優財金融網(UCAI123.COM)為您延伸閱讀:
國際儲備貨幣">國際儲備貨幣俗稱世界貨幣,即指被各國普遍接受、在國際商品流通中發揮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貨幣,不僅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還是國際支付手段、購買手段和財富轉移手段。一個國家所發行的貨幣要想成為“世界貨幣”,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即貨幣發行國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貨幣應具備相當大的穩定性,須通過國際協議取得使用國的一致承認。
原標題:從多國用人民幣償還其美國債務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促進多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lnddygya3@tom.com,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