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美國通過芯片法案到歐洲通過芯片法案,現歐美針對中國的意味已愈演愈烈
優財網7月17日報,近日歐洲議會通過了《芯片法案》。其要求到2030年歐盟芯片產量占全球的份額應從目前的10%提高至20%,滿足自身和世界市場需求。該法案以587票贊同、10票反對、38票棄權獲得通過。
法案將通過吸引投資和建設產能來支持那些能提高歐盟供應安全性的項目。除在芯片相關的研究和創新領域投入33億歐元預算外,歐盟還將創建一個能力中心網絡以解決歐盟的技能短缺問題,并吸引新的研究、設計和生產人才。
早前中國招聘了100多名前臺積電工程師以力爭獲得芯片(產業)領軍地位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成為中國(大陸)求賢若渴的芯片項目的首要目標。以半導體行業為例,盡管中國芯片需求達到全球60%,但中國自產的只有13%。美國對華為打壓加劇,中國則力推經濟內循環,力爭在高科技領域不受制于人。
新法案旨在快速跟蹤許可程序,并高度認可其至關重要性,以此來為歐洲芯片投資創造有利環境。新政策中列出的優惠待遇將在某些領域起到幫助作用,但從短期看,對中國半導體企業向價值鏈上游攀升和提高全球競爭力幫助有限。為促進創新,特別是在芯片設計領域的中小企業將受益于更多支持。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已就該法案已達成一致,但還須經過歐盟理事會正式批準后才能生效。
晶體管發明并大量生產之后,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管、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后期半導體制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2023年4月,國際科研團隊首次將能發射糾纏光子的量子光源完全集成在一塊芯片上。
2020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讓本已十分火熱的國產芯片行業再添重磅利好。
據美國稱中國公布一系列政策來幫助提振國內半導體行業。大部分激勵措施的焦點是減稅。例如,經營期在15年以上、生產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的制造商將被免征長達10年的企業所得稅。對于芯片制造商來說,優惠期自獲利年度起計算。新政策還關注融資問題,鼓勵公司在科創板等以科技股為主的證券交易板塊上市。
再來看看美國。為阻止美國政府推出對華芯片出口新限制,美國三家芯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計劃于下周前往華盛頓,對拜登政府展開勸說。這些公司并不指望阻止美國政府所有的行動,但他們察覺到了一個說服拜登團隊的機會窗口,并希望使其明白,擴大限制將會損害中美兩國官員努力建設更富有成效關系的外交努力。
這些公司認為,切斷與最大市場(中國)的聯系,會損害他們在推進技術方面的投資能力,并最終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芯片問題目前是美中不斷升級的爭端的核心,美國試圖通過設置阻礙來遏制中國發展。這三家公司代表拒絕對此發表評論,白宮官員也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高通公司向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供應零部件,該公司60%以上的收入來自中國;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基爾辛格近期曾訪問中國,展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英特爾銷售額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而對英偉達公司來說,中國貢獻了該公司約五分之一的收入。
這種做法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都將造成沖擊。美方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封鎖自己、反噬自身。
優財金融網(UCAI123.COM)為您延伸閱讀:
集成電路(IC)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晶片/芯片(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將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時常制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原標題:從美國通過芯片法案到歐洲通過芯片法案,現歐美針對中國的意味已愈演愈烈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lnddygya3@tom.com,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